进入校招季以来,大四学生周周已经投了26份简历,参加了10次笔试和1次面试。“互联网行业的网申快截止了,而有些行业刚刚启动。”
招聘会、校园宣讲会、笔试面试……近期,2019年应届毕业生开始为就业奔波了。据求职网站大街网统计,截至9月20日,已有千余家企业发布了2019年校园招聘的通知。记者观察到,早在7、8月份已有不少企业启动了校招,预计会在10月进入高峰期。
学生对“好工作”定义不同
“我希望去国企,因为稳定,不确定性低,还更有可能拿到北京户口。”北京大学2019应届硕士生天天说。她表示,身边和自己有类似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。
而有过国外留学经历的周周则表示自己不会考虑公务员或事业单位。她说:“那些工作有种一进去就望得到头的感觉。”因此,她投的大部分是互联网公司。“互联网行业一直在更新,有更多可能性,而且这个行业待遇相对较高。”
大街网负责人表示,今年的应届生求职渠道分散多元化,会跨专业灵活选择岗位。传媒类专业毕业的周周除了互联网行业外,还投递了教育培训业,她表示,这也是基于薪资待遇的考虑。“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确最重要,但也不能跟钱过不去,如果喜欢的工作工资低于心理预期未来可能会放弃。”
武汉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雷中杰则有不同的看法,在他眼里,一份“好工作”最重要的是公司对应届生有系统完善的培养方案,“应届生目前最困惑的就是自己到底能做什么,所以刚入职场一定要能学到东西,并能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。”
相比互联网行业,理工科和技术类的企业校招一般启动较早。“班上有几个已经拿到offer了,室友今早上都去签约了。”雷中杰由于此前在准备计算机二级考试,目前只投了两份简历,但他没有太着急。“还有几个月时间,机会很多,我对进入好公司还是抱有期待的。”
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好心态。“得知简历被刷的时候,我还是蛮受挫的。”周周表示,在还没有拿到offer的情况下,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都很焦虑。“主要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,担心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。其实大家内心对第一份工作还是很挑剔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