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长期加班,颈椎特别难受,一去医院就花了5000多,耗费了他近半个月的工资。
从那之后,他开始重视健康问题,也对保险感兴趣起来。
买医疗险,一年几百保费;买重疾险,一年几千保费。问我怎么选?
不绕弯子,我先给出我的答案:
年纪轻,身体好时,优先配置重疾险长险,因为这是雪中送炭;
如果预算比较足,再配医疗险短险做补充,可以锦上添花。
什么是重疾险?什么是医疗险?
举个例子,来区分一下它们:
比如,小A和小B不幸都患上了重大疾病,都花掉40万左右的治疗费用。
不同的是:
小A买到的是一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,在确诊后不久就申请获得了50万元的全额赔付。
而小B买到的是一份100万保额的医疗险。治疗期间费用只得自己先行垫付,治疗后,才能通过医疗险来报销40万的治疗费。没有额外补偿。
重疾险,简单理解,就是一旦确诊重大疾病,保险公司就会直接赔付我们一笔固定的钱。(合同约定范围内)不管之后会花多少钱治疗,这笔赔偿金已经全额给付,不会增加or减少。
小科普
重大疾病,是指治疗费用很高、治疗周期又长,会影响我们正常工作、生活的疾病。比如,恶性肿瘤、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、重大器官移植术等等。
而医疗险,主要用来报销医疗费用。无论是重疾还是意外,只要发生医疗费用,花多少报销多少,没有额外补偿。
重疾险、医疗险有什么用途?
我们买保险,最主要的目的,就是预防重大风险,转移极端条件下无法承受的经济损失。
比如患有重大疾病,我们的经济损失有哪些?
-治疗期的医疗费用;
-长期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;
-治疗结束后,康复阶段的各项花费;
......
这两种保险,如何补偿我们的经济损失?
1 . 重疾险更偏向于“雪中送碳”
1)确诊即赔,一次性赔付全额
如果你提前配置了重疾险,一旦确诊患有重疾并及时理赔,顺利的话等上2周左右,就能收到保险公司全额赔付。说是“雪中送炭”,一点也不为过。
2)赔付金额根据保额而定,可用于治疗,还可做其他补偿
赔付的这笔钱还能用于收入补偿,做为治疗后的康复费用等等。保障更全面。
3)购买长期重疾险,每年保费固定,不随未来身体变化而提高费用。
2 . 医疗险可以“锦上添花”
1)治疗后,按实际费用报销
相比于重疾险的确诊即付,医疗险要在治疗完毕后,才能找保险公司报销已花去的医疗费用。
2)报销金额依据实际医疗费用而定,无法补偿其他损失
医疗险的赔偿,只能覆盖治疗时的医疗费用,无法补偿我们的收入损失、后续康复费用等等。
所以,医疗险更适合“锦上添花”。在我们已经缓解了财务风险后,报销补偿已发生的损失。
3)一般为短险,重点关注续保是否有保障
此外,医疗险一般为短期险,保障期限通常为1年。1年之后,如果想继续获得保障,要再进行购买。
但我们知道,年龄越大越容易生病,续保有问题的医疗险就根本起不到长期保障的作用。所以,续保是否有保障也是我们购买医疗险时要关注的重点。
总结一下
综合来看,面对重大疾病风险,重疾险的保障更全面。如何权衡,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。
一、在年轻、身体好时,我们会优先考虑配置重疾险。如果你预算充足,再考虑补充配置医疗险,价格也不贵,一般几百元就能搞定。
二、重疾险的赔付、医疗险的报销互不影响。
你可以用医疗险,去解决巨额的医疗费用;用重疾险赔付的钱,更多的补偿康复期费用、收入上的损失等等。
三、当然,要是给60岁以上的父母配置保险,如果父母身体健康,往往选医疗险更合适。年岁已高此时再投重疾险,杠杆作用太小,有的保费支出甚至还要超过赔偿金额,并不划算。
重疾险、医疗险要如何配置,你清楚了吗?